学业成绩上总计获得过一次国奖,一次校外奖学金,一次特等,六次一等,一次三等。曾担任土木学院的科协主席。学术上发过一篇论文,竞赛上总计获得过10项国家级奖项,3项省级奖项。初见这位成绩傲人的学霸,却没有丝毫傲气,更多的是彬彬有礼和谦虚。
“我想讲的是一个笨学生的执着”
“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笨学生,学习用的也是笨方法,那就是多花时间,不懂就问,多多思考,坚持不懈。”贺智伟谦虚地调侃自己的学习方法。从大一上的专业第4到大一下的专业62名。成绩的低谷甚至让他一时难以接受,但也就是这段低谷期,让他在心里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,“我要拿国奖”。
“我几乎有空就泡图书馆,早上7点背着书包去图书馆的路上,看着朝阳,感觉整个人都充满着朝气。”大二上裸绩点专业第一,大二下专业第八,这样的成绩依旧让他与国奖失之交臂。大三的他没有放弃,以大三上专业第二,大三下专业第一的成绩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国奖。“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,但我用努力证明了厚积薄发。”
“收获与遗憾并行,参与是很必要的”
“科创,这方面我的成绩比学业要更好一点,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。”计算机基础特别差的贺智伟在大一下的CAD竞赛和高数竞赛的抉择中选择突破自己的薄弱点。并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。
“在这一个学期没有任何假期的集训生活里,不断有人退出,但是直到最后一天,我都还在,我不是赢在了技术上,我是赢在了吃苦上。而且那些吃苦的日子回忆起来最甜,一起吃过苦的人也成了最铁的朋友。通过这段经历,我想说的是:你要敢想,更要敢做。敢想不难,敢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既然准备做了,就一定要做到底,结果不能强求,但是绝不可以轻言放弃。”
在大二下的又一次CAD竞赛中承担责任,担任队长,目标带领团队获得全国一等奖,而成绩却不理想。“没有创造全国一等的荣耀,却成为了南工历史上第一支没有获奖的团队,这也是我大学四年最为伤心和遗憾的事情之一。”
“成功时不自大,失败时不气馁,认清自己的缺陷,总结不足,重新认可自己。”调整好心态的贺智伟在大三的全国BIM竞赛中取得全国一等奖,团体二等奖的佳绩。
贺智伟学长还特别提到了大创课题,“我个人觉得大创课题的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十分有价值,它要靠自我学习,自我总结,对提高我们的专业学术能力培养很有意义。”贺智伟学长利用学术休整周埋头在基地研究课题“基于BIM技术的结构设计方向初探”,正是这种坚持让课题框架逐渐清晰。
“对考研保研还是就业不发表看法,选择适合自己的”
“我不排斥就业,之所以选择读研,是因为对土木工程专业还有兴趣。”大三生活异常忙碌的贺智伟考虑到自己的时间和状态,放弃了考研,选择了保研。九月份,面临着保本校还是保外校的抉择,纠结之后选择了保本校。“首先是对导师肖岩院长的信任和仰慕,看到一些学长在自己学校也可以成长很快;其次出去的话也未必有好的平台,而我们学院可以提供好的平台;第三,在土木学院的这几年,对学院有着很深的感情;第四,学院可以提供本硕连读,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。”对于自己这个保研本校的选择,“这是一个有意义,正确的决定。”
谈到想给学弟学妹的寄语,他说:
“每个人都有着无限的可能,也许我们现在和心中的优秀还有差距,但我想,我们每个人缺少的都只有两样:一样是日夜流逝的时间,一样是远远不够的努力!”
文字:张敏;来源:新闻宣传中心;审核:熊中宏